近日,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一行赴平山县岗南镇开展文化旅游资源调研,并举行校地共建签约仪式。双方将依托现有文化旅游资源,发挥各自优势,共同探索“思政+文旅+实践”的育人新模式。

深度调研,描绘红色路线图
双方共同实地考察了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旧址、曹火星纪念馆、霍宾台村党史馆(平山县第一个党支部)等红色旅游资源。岗南镇的“快旅慢游”景观带建设,依托西柏坡高速交通枢纽,串联整合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旧址、曹火星纪念馆、李家庄美丽乡村、星火大院度假综合体等红色文化特色和山水资源特点,着力形成了“红色教育-生态观光-农事体验”一体化路线,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。
校地共建,打造教育共同体
双方签署《校地德育共建协议》,颁授“党建共建”“实践教学”“志愿服务”三个基地牌匾。根据约定,双方将在课题研究、项目建设等多个角度开展合作,重点围绕:课程共建,开发红色文旅乡村振兴主题实践课程;基地共管,依托星火大院等建设沉浸式实践平台、景区新媒体运营平台;活动共办,联合开展“编演情景短剧”“乡村微调研”等品牌活动,引导学生服务地方发展、地方资源服务学生成长,打造教育共同体。
资源整合,赋能育人新突破
座谈会上,双方围绕“红色基因传承”“实践育人创新”“文旅产业赋能”等议题展开对话。共同表示,岗南镇的红色旅游资源发掘有深度、保护有力度、宣传有广度。中央统战部旧址的红色底蕴、李家庄村的美丽乡村、星火大院的情怀投入等都是生动的思政教材。后续将发挥各自优势,学校的智力投入提供新动能,地方的资源发掘提供源动力,搭建“行走的思政课堂”,合力形成新质生产力,助推地方文旅品牌升级,寻求育人新突破。

近年来,工商管理学院通过“工匠精神”培养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技能创新教育、服务实践教育的全过程,将红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相关案例获评“河北省辅导员精品案例”,支部获评“全国样板支部”。此次与岗南镇的合作是“党建育人”的创新举措。下一步,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维度,推动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,联合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和学术论坛,打造校地合作标杆项目。